企业环境法律风险识别与应对

施工单位未单独收集、存放剥离的表土,被罚30万元!

 二维码

一、案件情况

公司在施工期间对剥离表土未单独收集和存放,施工过程中剥离的部分表土就地倾倒于风机机位和施工道路边坡。

2020年7月14日,长治市生态环境局长子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一条第(一)项及《山西省生态环境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对该公司处罚款30万元,并对2位相关责任人各处罚款1万元。

二、法律依据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应当单独收集和存放,符合条件的应当优先用于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和绿化等。

禁止将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或者污染土壤用于土地复垦。”

《土壤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单独收集、存放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ABUIABACGAAgqIjTswYo9s7YpAYwhAc4-wI.jpg

三、案例分析

(一)“表土”是指什么?

《土壤污染防治法》并未对“表土”作出术语解释,但是经过查阅,《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1048-2016)中提到了“表土”的解释。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D/T1048-2016)第3.1条规定:“表土层,是指土壤剖面的上层。该层土作物根系密集,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对于长期耕作土壤的表土层,可分为上表土层与下表土层。上表土层又称耕作层,下表土层包括犁底层和心土层的上部分。表土层的厚度一般为20cm~40cm。”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表土层指的是土壤剖面中距离地面20cm到40cm厚的这一层。

(二)“对开发建设过程中剥离的表土,应当单独收集和存放”,具体应当怎么做?

目前对于如何规范单独收集和存放表土的行为没有明确规定,但企业可参考下列方式进行处理:

1.收集方面

①规划收集区域:在开发建设规划阶段,就要预先确定专门用于存放表土的区域。该区域应选择在相对不影响建设施工进程且便于后续取用的位置,例如建设场地的边缘地带等。

②要根据预估的表土剥离量,合理规划收集区域的面积大小,确保有足够空间容纳。

③制定收集流程:当进行表土剥离作业时,应采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如推土机、挖掘机等,按照一定的作业顺序,由表及里、分层逐步地将表土剥离下来。

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收集过程,确保剥离的表土完整收集,不出现遗漏或混入其他杂物、下层土等情况。

可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如自卸卡车等,将剥离下来的表土及时运送到预先规划好的收集区域。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对车辆进行遮盖等防护措施,防止表土在运输途中洒落造成扬尘污染或土壤流失。

2.存放方面

①场地处理:对选定的表土存放场地,要先进行平整处理,清除场地内的石块、杂物等,确保场地表面相对平整、干净,以便于表土的堆放。

可根据场地条件和需要,在场地周边设置一定高度的围挡,防止表土在堆放过程中因风吹、雨水冲刷等原因发生扩散或流失。

②堆放方式:将运来的表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堆放,例如可以分层堆放,每层厚度保持相对一致,便于后续的管理和取用。

在堆放过程中,可适当进行压实处理,减少表土堆放的体积,提高场地利用率,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压实影响表土的后续使用性能。

为了便于识别和管理,可对不同批次或来自不同区域的表土进行标记区分,记录其来源、剥离时间等相关信息。

③防护与监测:在表土存放期间,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覆盖防尘网等,减少扬尘污染。尤其是在干燥、多风的季节,更要加强这方面的防护。

定期对存放的表土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其含水量、肥力状况以及是否受到污染等指标,确保表土质量符合后续用于土地复垦、土壤改良等用途的要求。